【成語典故】五花八門
成語「五花八門」比喻事物種類繁多,變化莫測,令人眼花繚亂。它原指軍事陣法,後來引申到各行各業。
「五花八門」出自清錢泳《履園叢話.卷一六.精怪.張氏怪》:「庭不甚廣,而縱橫馳驟,五花八門,宛如教場演習兵弁也,一呼擁而去。」是敘述一個妖怪製作干戈器械,並集結了數百人,穿著鎧甲,騎馬疾奔,擺出古代兵法中的五花陣、八門陣,就像在操練軍隊一樣,大聲吶喊著離開了。
古代兵法五花陣和八門陣
「五花」源出「五行」,即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標誌色為白、青、黑、紅、黃,又可代表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方,其用途廣泛,可表示世間萬物;「八門」則源自「八卦」,即乾(天)、坤(地)、坎(水)、離(火)、震(雷)、巽(風)、艮(山)、兌(澤),代表所有自然元素。後來,「五行」和「八卦」被引入軍事領域,分別創立了「五行陣」和「八卦陣」。
八卦陣,八八可變成六十四卦,常使對方軍隊陷入迷離莫測之中。相傳,春秋時期的孫武、孫臏最早運用八門陣。後來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又將八門陣改變成為「八陣圖」。
古代兵法中的五花陣、八卦陣因戰術變化很多,後來「五花八門」就用來比喻花樣繁多,變化多端。◇